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畜禽养殖 > 养鸭技术

鸭寄生蠕虫病-鸭次睾吸虫病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鸭次睾吸虫是寄生于鸭肝脏胆管或胆囊内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危害一月龄以上的鸭,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高。常因胆囊、胆管虫体堵塞,而发生死亡,是目前对鸭危害较大的吸虫病。寄生在鸭胆囊、胆管内的次睾吸虫有两种(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是东方次睾吸虫。

1.病原及流行特点本病原为东方次睾吸虫,属后睾科。虫体呈叶状,长2.4~4.7毫米,体表有小棘,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前1/4的中央。睾丸大,稍分叶,前后排列于虫体的后端。睾丸的前方为椭圆形的卵巢,子宫在卵巢和肠叉之间盘曲,子宫内充满虫卵,虫卵呈浅黄色,椭圆形,大小为28~31微米×12~15微米。本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临床上以1~4月龄的鸭较为多见,一月龄以下的鸭很少发生。虫体除寄生于鸭外,也寄生于鸡,偶尔见于猫、犬及人体内。该病分布较广,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本病的报道。

2.生活史第一中间宿主为纹沼螺,第二中间宿主为麦穗鱼及爬虎鱼等。囊蚴主要寄生在鱼的肌肉及皮层内。鸭吞食含囊蚴的鱼类而遭感染,在感染后16~21天粪便中出现虫卵。

3.临床症状轻度感染时,不表现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患病鸭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羽毛松乱、两肢无力、消瘦贫血、常下痢、粪便多呈水样,多因衰竭而死。产蛋母鸭感染后产蛋率下降,发病严重者则产蛋停止,而且发生死亡。

4.病理变化肝脏显著肿大,有的可比正常大1~2倍,色泽变淡,表现常见胆管增生的白色花纹和斑点。病程稍长的,肝脏质地变硬,切面可见胆管壁增厚,管腔扩大,内含有黄绿色胆汁的凝固物和虫体。胆囊充盈,胆汁呈深绿色或墨绿色,囊腔内有数量不等的虫体,胆囊壁增厚,肠道黏膜呈卡它性炎症。少数病例还出现心包积液,脾脏肿大,盲肠扁桃体出血。

5.防治措施加强环境卫生、鸭舍清扫消毒,清除的鸭粪堆积发酵进行生物热处理,切勿用生鱼饲喂鸭群。此外,患病鸭群用药物逐只防治,如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服用,或用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口服,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