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鸡球虫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有药物防治法和疫苗控制法。在鸡球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上,温度和湿度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关系到疫苗免疫的成败。
一、温、湿度对球虫病爆发和流行的影响
为了给鸡的生产提供适宜的小气候环境,现代集约化养鸡场一般都采用封闭式鸡舍。由于封闭式鸡舍外围护结构的阻挡作用,舍内外空气环境相差很大,光照、风速低于舍外,而温度和湿度则比舍外高出许多。这一方面是由饲养管理过程中造成,而更主要的则是由鸡体自身造成的。因为鸡是恒温动物,其体内的代谢产热必须通过组织传导和血液循环的对流作用带到皮肤和呼吸道表面,并以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的方式及时排出体外,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由鸡体排出的水汽量,与鸡体重大小和环境温度高低成正比。据测定,当舍温为24摄氏度、相对湿度60%―70%时,11―30日龄的肉仔鸡每千克活重每小时可排出可感热33.91焦耳,排出水汽6.3克;1000只产蛋鸡在3.9摄氏度时每小时可呼出水汽2.86千克,26.7摄氏度时可呼出6.49千克。
封闭式鸡舍鸡群的周转,一般都采用“全进全出”制,饲养密度大,个体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少。这种管理方式,也为球虫卵囊的发育和球虫病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鸡球虫的生活史属直接发育型,经过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在宿主体内进行,孢子生殖在外界环境中完成。以柔嫩艾美球虫为例,孢子化卵囊被吞入鸡体后,先在肌胃和十二指肠脱囊,释出子孢子,然后侵入肠上皮细胞进行第一、第二代裂殖生殖,这一过程为无性发育周期,需时4―5天。第二代裂殖体成熟后破裂释出裂殖子,转入配子生殖,最终形成后代球虫卵囊,此过程为有性生活周期,需时2天左右。卵囊成熟后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球虫卵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孢子生殖,经1天左右发育成孢子化卵囊。
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卵囊的发育,高温、干燥的环境则不利于其生存。在气温22―30摄氏度,且雨水较多的季节,鸡球虫病最易流行,而当气温低于20摄氏度和空气较干燥时,因卵囊孢子化不良,鸡球虫病的发生也随之减少。
正因为如此,在集约化养鸡场,球虫病的发病率特别高,尤其是15―50日龄的雏鸡,其发病率可达50%―70%,死亡率约为20%―30%,严重时可达80%以上。
二、温、湿度对球虫疫苗免疫的影响
为了摆脱抗球虫药耐药性及药物在食品中残留的影响,利用疫苗免疫预防球虫病,得到了广泛的采用。但是,疫苗免疫的成败,同样与温、湿度关系极大。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