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一是加强铲趟。多铲多趟,细铲细趟,深铲深趟,铲前深松或趟一犁,放寒增温,活化土壤,消灭杂草,抗旱保墒,促苗早生快发。
二是早间苗、早定苗。在三叶期间草,之后进行定苗,并搞好蹲苗,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三是打丫子(分蘖)。发现丫子,立即除掉,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四是割净空秆。既能满足玉米结穗植株对养分和水分的需要,还能增加通风透光量,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
五是降低株高。对长势过于繁茂地块的玉米,进行化控处理,既降低株高,防止倒伏,又减少不必要的损耗,还能促进玉米良好发育。
增加投入促升级
玉米吸肥量很大,据调查,每生产100公斤玉米,需氮2.5公斤,磷0.8公斤,钾2.14公斤,需肥规律是苗期占需肥总量的2%,穗期占85%,粒期占13%,对三类玉米要增加养分的投入量,吃小灶,早追肥,少吃多餐。合理灌溉,对干旱地块,合理灌水,增加水的投入量,但对积水或内涝地块,及时排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地温。
防病灭虫促升级
要搞好预测预报,备好农药和药械,训练好防治员,一旦发生立即防治,治早治小治了,玉米主要虫害是玉米螟,应采取高压汞灯、释放赤眼蜂等措施,进行生物防治,同时,还要防治粘虫、蚜虫等,立足抗灾保丰收。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