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一、品种选择:由于超甜玉米种子淀粉含量低、籽粒皱缩、凹陷、干瘪、粒重低而导致萌发力低,顶土力差,苗弱。因此,选择发芽率高,生长势强的超甜玉米品种十分重要,否则极易导致缺苗、断垄。
二;适时播种、营养钵育苗:1月下旬至2月上旬是大棚超甜玉米的最佳播期。采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选择30%~40%腐熟的农家肥,60%~70%稻田土,加1%磷肥,拌匀打碎,装入直径10厘米的塑料营养钵中,土面离钵口3厘米。播种时,先浇透底水,每一钵一粒种子,上覆潮湿的细营养土2厘米,不能盖得太厚,更不能用大泥土盖种,以免种子不能出土、烂种。及时加盖地膜,覆小棚膜,密闭大棚。苗出土后及时撤去地膜,并查苗补苗。
三、整地作畦: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洁大棚,于移栽前10天深耕,整地作畦,6米宽大棚作5畦,畦(包沟)宽1.2米。畦中间开沟施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500公斤,复混肥50公斤,磷肥25公斤,覆土后作畦。畦面宽80厘米,略呈龟背形。
四、适时移栽:2~4叶移栽最为适宜。但由于早春温度低,尽量推迟到3-5叶时移栽,超过5叶移栽极易导致僵苗。移栽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先按要求打好穴,去掉营养钵,连土带苗整体移入穴中,覆土。浇一遍稀的人粪尿,盖上地膜,采用黑膜与普通地膜双层覆盖,控制草害,提高地温。轻撕膜放苗,膜两边盖严,放苗口也用细工封好,不留空隙。然后盖上小拱棚、大棚,促缓苗。5天后结束缓苗转入正常管理。
五、大棚管理:1、温度管理。前期主要是防冻保暖,遇冻害天气在小拱棚上加盖草帘等防寒材料保温,保持最低温在10℃以上。温度高于36℃时,及时通风换气。授粉后要加大昼夜温差,夜温在12℃以上时夜间可以不闭棚,提高品质。
2、水肥管理。早春大棚甜玉米由于采取多重覆盖,一般无需灌水。虽然底肥施得较足,但由于早春温度低,超甜玉米生育期延长,为提高穗粒的商品性,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3、特殊措施。早春大棚栽培超甜玉米也要严格隔离,不是转基因型玉米间隔300米以上,错开播期应相差25天以上。由于整个生育期温度较低,超甜玉米苗期极易出现分蘖,中后期又易出现多穗和苞叶过长现象,要及时去除分蘖和无效果穗腋芽,只留健壮的1~2个;遇苞叶过长的应及时剪去顶部苞叶。吐丝期必须辅助人工授粉,提高结实率和商品率。
六、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及其它地下害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治。后期重点防治玉米螟,可于大喇叭口期灌心,吐丝期对准花丝和果穗着生处喷雾,共2次。必须选择低毒、低残留的生物或化学农药,如1.8%阿维菌素2500倍液,10%除尽1000倍液,5%锐劲特1500倍液等。
七、及时采收:超甜玉米采收迟早,直接影响其品质和风味,一股在授粉后24~26天,花丝干枯、颜色变褐时采收最好。口感蠕甜清香,食味极佳。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