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粮食种植 > 小麦种植技术

膜侧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一 、适宜推广区域

以半干旱区、阴湿区为适宜推广区域,干旱地区种植应有补灌条件。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在底墒充足、春墒较好或有补灌条件下安排应用于春小麦。

二 、播前准备

1、选地整地 选择肥力中上等的川地、台地、水平梯田、塬地,前作为豆茬、麦茬(重茬1-2年)地块种植,切忌在风口、青沙露面、肥力低下、瘠薄地种植。前作收后实施以“五墒耕作法”为内容的蓄水保墒土壤耕作技术。

2、增施肥料 冬小麦增施基肥,加强旱追肥。播前结合浅耕,亩基施农家肥1850-2530kg,尿素8.2-13.7kg,二铵7.1-11.6kg;带种肥二铵3.5-4.8kg/亩,尿素2.3-3.7kg/亩;返青时在垄沟麦行中每亩旱追尿素5-7.5kg。春小麦重施秋肥,酌施种肥,及时借雨追肥。白露前后结合浅耕收耱亩底施农家肥2310-3220kg,碳铵26.3-33.9kg,普磷23.5-27.5kg;带种肥二铵3.5-4.0kg/亩,尿素1.7-2.5kg/亩;拔节期每亩借雨追施尿素6-8kg。在上述肥料用量范围内,半干旱地区、高肥力田块宜取低量,阴湿地区、低肥力田块宜取高量。

3、选用良种 冬小麦半干旱区因地制宜选用长武134、“西峰”系列、“陇原”系列、兰天7号、陇鉴127;阴湿区以中引6号和秦麦4号等为主栽品种。春小麦干旱区补灌条件下种植选用宁春4号;半干旱区有针对性的选用晋2148、定西35、802、宁春20号等;阴湿区以高原602、80-1421等为主栽品种。

4、实行拌种 种子精选、晾晒后进行药剂拌种。冬小麦每50kg种子用75%“3911”乳油100ml、促丰宝150g加水5kg拌种;春小麦每50kg种子用50%克菌丹200g、促丰宝150g加水5kg拌种。

5、选用机具 建议选用眉县机电配件厂生产的机引2BFMY-2/4型施肥覆膜播种机和山西省永和县通达农机公司生产的畜力2BM-1/2型铺膜播种机。其它厂家生产的各种型号的铺(覆)膜播种机,各地在试验应用的基础上通过测试认定后,也可有针对性的选用。

6、选用地膜 要求覆盖膜幅宽35-40cm,厚度0.005-0.007mm,抗拉性强,不易破损。

三 播种技术

1、种植规格 以50-60cm为一带,垄底宽25-30cm,垄高10cm,垄顶呈圆弧形,垄间距25-30cm,每垄两侧膜边各种植一行小麦,大行距35cm,小行距15-25cm。

2、播期 冬小麦原则比常规露地种植适当推迟播种,具体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抢墒播种;春小麦较露地种植适期提早播种。

3、播量 冬小麦掌握为当地常规露地种植最佳播量的80-85%,春小麦接近于常规露地种植的最佳播量。

4、播深 冬小麦6-8cm,春小麦3.5-5cm。

四 、田间管理措施

播后膜侧用土压严,不露边,膜上每隔2-3m横压一土带,防风揭膜;遇雨地面出现板结,及时进行中耕破除;缺苗断垄20cm以上的行段摧芽补种,有丛撮苗的行段在4叶期前后进行疏苗;冬小麦起身前和春小麦苗期以护膜为中心,严防人畜踩踏和大风揭膜;尽可能开辟各种水源,在冬小麦返青-拨节期和春小麦抽穗期等需水临界期或受旱关键期,进行节水补灌,改善水分供应条件;对群体偏大或长势偏旺的麦田,冬小麦于返青-起身期、春小麦于分蘖期,用壮丰安乳剂加水叶面喷施,控长促壮;对垄间杂草进行人工拔除或化学防治;加强红(黄)矮病、全蚀病、锈病、粘虫、蚜虫等病虫害的预报,及时防治;灌浆期喷施促丰宝、磷酸二氢钾等叶肥,防止早衰,增加粒重。

五、清理残膜

小麦收获后,尽一切可能清理回收残膜,减少“白色污染”。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