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受害植株矮缩和叶片变色,生长衰退,叶片颜色为橙色至黄色。籼稻染病多为橙色或稍带红色,又叫红叶病。嫩叶上现斑驳,老叶上现锈色斑点。
目前国内已发现11种水稻病毒病(包括两种类菌质体病害),分别是普通矮缩病、黄叶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黄萎病、草状矮缩病、簇矮病、锯齿叶矮缩病、橙叶病、东格鲁病、瘤矮病。在我国南方以水稻普通矮缩病和黄叶病危害最重,北方稻区则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普遍。
由于这几种病毒病都是由叶蝉或飞虱传播,又多为持久性传毒,所以治虫防病,把传毒介体消灭在传毒之前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可兑水喷施以下药剂:8%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5-25克;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每亩50毫升等。此外,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当调节播种期;减少插花田;及早清除田边渠埂上的杂草等措施也有一定的防病效果。
总的来讲,防治水稻病毒病的药剂有扑虱灵可湿性粉剂、速灭威可湿性粉剂、毒死蜱乳油、锐劲特颗粒剂等,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能乱用药剂,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水稻一旦染上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就无药可治,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下面简要的介绍一下水稻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防治方法:以“治虫防病”为重点,综合应用农业、物理、化学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病毒病的发生。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