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经济作物 > 向日葵种植技术

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5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向日葵是河北蔚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具有易管、省工等栽培特点,农民对其发生的病害如菌核病(俗称向日葵烂盘)很容易忽视。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加上市场对嗑食型向日葵籽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种植向日葵经济收人比较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据调查,蔚县向日葵种植面积已由1995年的15万亩增加到目前的25万亩,但由于轮作倒茬困难,田间管理粗放和气候等原因,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也逐年加重(尤其是多雨年份发病严重),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发病率由1998年、1999年的3%-5%,增加到2003-2004年的15%-20%,产量损失达25%以上。

一、发生特点:向日葵菌核病在蔚县主要是花腐型即烂盘。一般在向日葵开花后花盘背后的花托部分出现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扩大到全盘后使组织变软,腐解后无明显的恶臭味,天气潮湿或遇雨会出现白色菌丝,最后形成黑色菌核,病菌亦可侵染蔓延到花盘正面,菌丝遍布在籽粒之间,形成黑色菌核网覆盖在花盘上。后期因花盘组织结构腐烂使整个花盘落地或部分或全部籽粒落地,籽粒上的症状一般不十分明显,严重时果皮脱色变白,籽仁呈褐色,失去商品和种植价值。

二、病源及发生流行规律。向日葵菌核病原菌是核盘菌科,核盘菌属菌核病菌,黑色病害发生在茎部的菌核形成少,花盘上发病时菌核较多。菌核可以抵抗不良环境,在-40℃或温热55℃时经10分钟仍有生活力,水淹状态下仅30天即腐烂死亡。条件适宜时菌核开始萌发,可直接形成菌丝侵染寄主,也可形成子囊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到寄主表面后,发芽成菌丝侵染,使向日葵发病。病源以菌核形式在土壤种子中越冬,菌核病严重地块种子带菌率10%以上,菌核能混于种子间,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均可带菌。播种后可造成幼苗死亡或幼苗根部及根茎部发病。土壤表层的菌核都可以产生子囊盘并释放子囊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到茎叶或花盘,可直接从伤口侵入,病原菌在侵染过程中分泌草酸和一些酶类,如果胶酶、多丰乳糖醛酶,促使寄主腐烂分解,出现病害状态。

三、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①实行轮作倒茬,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一般3年后活力大部丧失,所以,采取向日葵与禾苗本科作物轮作换茬,能减轻发病。轮作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不能与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②清洁田园:将田园的病株、残枝败叶、病花盘、籽粒彻底清除并深埋,或烧掉以减少病源。

2.药剂防治:①拌种:播前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等药剂,用种子量的0.3%-0.5%拌种,防治效果能够达80%以上。②花期喷药:当向日葵现蕾开花后,如遇连阴雨天,或本身就是重病连茬地块应及早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亦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盛花期后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